傳統(tǒng)游戲過家家怎么玩
過家家流傳于兒童之間的游戲。流行于全國各地?!斑^家家”是孩子模仿成年人的一種游戲,一個人或幾個人都可進行。幾個人一起玩時,有當“爸爸”、“媽媽”、“弟弟”;有的去“買菜”,有的“煮飯”,有的抱“娃娃”等,也有摹擬種瓜等生產(chǎn)活動的,模仿大人過日子。
過家家游戲簡介
過家家,中國傳統(tǒng)民間兒童游戲,臺灣稱之為扮家家酒。過家家是一種兒童的角色扮演游戲。即幾個伙伴分別扮演同一個家庭的成員,如“爸爸”“媽媽”“孩子”“寵物”等等,利用簡單的道具(也可不用),模仿成人日常家庭活動。如:做飯、照顧孩子、結婚。
臺灣小孩稱這種游戲為扮家家酒,其扮演的內容略有不同。除模彷家庭成員外,還有醫(yī)生等成人角色(通常是照顧者及被照顧者),彼此互動,或進行一個虛構的故事。玩家家酒稱為扮家家酒。
過家家玩法
1、布置場地 2、開始角色扮演。過家家的規(guī)則是動態(tài)的,游戲過程中因扮演的角色不同而有不同的子規(guī)則。
參與人數(shù)兩人以上。玩過家家時,幾名兒童分別扮演“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游戲的方式主要是模仿大人過日子,如做飯、洗衣服、買菜等。游戲的道具,大多都是用手邊就能找到的一些東西來代替,比如大人們不用的破布片,他們手里的布娃娃,路邊的花花草草等。
結婚游戲
娶媳婦是由一名男孩扮演“新郎”,一名女孩扮演“新娘”,模仿婚嫁儀式。騎馬打仗多由男孩玩,由幾名兒童扮“馬”,騎在“馬”上的男孩相互推、拉、扯、打,最后從“馬”背上掉下來或者“馬倒”下的為輸。
做飯
拿幾塊磚搭成灶臺,從池塘里舀來的水是炒菜用的“油”,隨處挖來的泥土就是“大米”,隨地撿來的碎磚碎瓦做“盤子”。興致來了,還會跑到小店買幾根火柴,裝模作樣地點火。煞有介事地在地上畫好廚房、衛(wèi)生間、客廳、臥室,還要先摘些花草把“臥室”布置一番。我們在塑料袋中裝進小石子,用木棍挑起來點綴上小花,就是臥室里的漂亮的燈。樓與樓之間凹進去的地方有一條條陷下去的排水管,那兒成了儲藏室,撿來的各種“寶貝”就藏在那里。
做媽媽
“家里”的家具、擺設一般只具有象征和虛擬的意義,可能兩塊破磚頭拼在一起就是桌子,如果有個洋娃娃,簡直是很豪華了,如果沒有,小板凳也可以假裝是寶寶,可以拖著它逛街趕集(街市也是虛擬的,幾步見方),同時,對著寶寶念念有詞,說些“寶寶,媽媽領你逛街街”之類的甜言蜜語。自制娃娃,把一個小布頭兒卷起來之后對折,然后用棉線扎緊,就略具人形,然后,就把這個“小孩兒”放在空的火柴盒里,當然,小孩兒有鋪有蓋有枕頭。
過家家的趣味主要在對話、想像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還有模仿成人、扮演照顧者的滿足感。對幼兒來說,現(xiàn)實世界通常少有扮演照顧者的機會。
兩個孩子或一群孩子,去進行一次模擬的家庭生活或社群生活,一本正經(jīng),煞有介事,很少有一種游戲比過家家更能讓孩子感受游戲的嚴肅性。他們看上去不像在進行一次游戲,而更像在演繹一幕關于未來生活的真實戲劇。是的,他們在進行一次演出,他們自編自演,自娛自樂,既是導演和演員,同時又是觀眾?;蛘哒f,觀眾是多余的。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wǎng)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