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十幾秒的短視頻在抖音和微博等多個平臺突然走紅。視頻中,一個女孩手捧吉他、深情地唱著歌曲《男孩》,就好像無數個普通平常的彈唱表演一樣。

實際上并不普通,因為視頻中的主角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人”,而是幾個月之前就走紅的清華首個虛擬學生“華智冰”,這是她在6月亮相后的首次正面露臉和出鏡演出。

相比之前,唱起歌來的華智冰更加高度形似真人,很快便二度爆紅社交網絡。

當天,該視頻登上熱榜且播放量超過2500萬,引發熱議偶像真人版游戲攻略,隨后#清華首個AI虛擬學生正面亮相#話題也登上熱搜,閱讀量超過1.2億。

其實,華智冰的真實年齡很小偶像真人版游戲攻略,只不過她的成長速度比人類快很多。盡管從記憶方面來說,數據規模多達幾個T的她遠超常人,但從邏輯、推理、計算能力上講,她如今的能力可能只有6歲,明年或許就能達到人類12歲的水平。

快速學習成長,是大眾印象中最鮮明的人工智能形象,不由得讓人想起《機械姬》、《我,機器人》等經典科幻電影中,AI超越人類所引發的一系列悲劇故事。

當然,這種事情離我們還很遙遠……

另外,同樣是應用服務現實場景的,還有騰訊游戲今年發布的首位數字航天員“小諍”。她將承擔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和行星探測工程等重大航天項目的報道。

從小諍到華智冰,從航天報道到大學招生,虛擬偶像已經開始逐漸融入到我們的生活。

1 虛擬品牌代言人

今年,明星藝人頻頻翻車,不僅讓吃瓜群眾感慨貴圈真亂,還讓不少藝人代言的品牌方蒙受損失。紅人效應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幫品牌吸引可觀的流量,另一方面,一旦流量明星自身人設崩塌,就會給合作方帶來巨大的輿論反噬。

每當一個流量明星倒下,行業中就會出現“虛擬代言人”的討論。隨著技術升級,虛擬偶像從原來洛天依和初音未來時代的二次元正式走向了與真人更接近的三次元,逐漸成為當代粉絲文化在數字時代的一種全新模式。

如今年6月,花西子推出同名虛擬代言人,柳葉彎眉,眉間一點美人痣,傳統東方面相,耳上蓮葉飾品。

古典的東方美與品牌調性相得益彰。

又比如肯德基在4月創造的虛擬版“上校爺爺”,通過變身為虛擬KOL與消費者進行交流。

另外還有天貓官宣的新代言人:千喵。千喵以天貓代言人易烊千璽為原型,將易烊千璽形象虛擬化。也是天貓史上首位虛擬代言人。

隨著年輕用戶逐步開始主導消費市場偶像真人版游戲攻略,虛擬偶像作為深受年輕用戶喜愛的元素,已經成為品牌營銷發力的風口。各大品牌紛紛著手打造虛擬偶像或是與之進行合作,以期能夠與用戶進行深度交流,建立好感。

大眾對虛擬偶像的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龐大的虛擬偶像市場也漸漸浮出水面。

如去年5月,洛天依亮相淘寶直播間“天貓青年實驗室”,與其他5位虛擬主播共同進行直播帶貨,在線觀看人數達到270萬,有近200萬人打賞互動。

今年,洛天依更是成為首個登上央視春晚舞臺的虛擬偶像。隨著知名度提升,她目前已經與奧迪、嬌韻詩等國際大牌展開了合作。

在新興的虛擬偶像中,出道不到半年的虛擬女團A-SOUL,單月共43.4小時的直播中,收到的打賞訂閱等受益達到63萬元。

今年7月的奧運會上,隊長貝拉直播連線劉建宏,特別提到朱婷是她的欽慕對象,并獻上結合武術風格的舞蹈為奧運健兒助威。

此外,還有阿里推出了聚劃算百億補貼比價天團;騰訊旗下有無限王者團;愛奇藝打造了首個虛擬偶像選秀節目《跨次元新星》等等。

國內關于虛擬偶像的運營和開發正在逐步升級,其粉絲團體也正在從小眾走向主流。

虛擬偶像的流行,并不是要代替現有的文娛行業,而是用XR技術讓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互相聯系,從而創造新的流量和需求。

隨著越來越多互聯網公司涉足這個賽道,平臺+內容公司+技術公司+藝人經紀人公司的產業鏈,目前已經初步形成。

與真人明星相比,虛擬偶像的人設高度可塑,具備低風險和高可塑性,商業化能力和商業安全感較強,這也是百度、騰訊、阿里、字節跳動等巨頭紛紛入場的重要原因。

2 難做的好生意

說起虛擬偶像在國內的發展,繞不過B站。在B站天然的二次元土壤培育下,國內虛擬偶像市場涌現出大量本土虛擬UP主。據統計,2020年平均每個月都有約4000位虛擬主播入駐B站。

虛擬世界,虛擬主播,虛擬偶像,雖然都有虛擬前綴,但消費者養成的消費習慣卻是實實在在的。

據統計,有八成網民為虛擬偶像每月花費在1000元以內,且37.6%的網民表示愿意花更多的錢支持虛擬偶像。隨著虛擬偶像產業的延伸業態不斷發展,手辦、唱片等產品已經成為了虛擬偶像流量變現的重要渠道,粉絲都愿意花費更多的金錢和精力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