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打撲克,不僅歡樂,還能玩出個數學神童
作者|川媽&
前一陣寫了一篇文章——>30歲豪賺十幾億,馬云都羨慕,看他帶娃也焦慮,我就安心了講了易趣網創始人邵亦波的育兒經故事。
其中提到,“邵亦波是永遠拿第一的數學神童。
據說24點紙牌游戲怎么玩,他4歲的時候,父親用加撲克牌教他數學。通過每日不間斷的訓練,他能在12秒內把52張撲克牌加完。
后來上中學,曾獲得十幾次全國數學競賽一等獎。高二時,拿到哈佛大學全額獎學金,跳級去美國上了大學。哈佛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雙學士,哈佛大學商學院1999屆MBA。”
沒想到,后臺留言就歪樓了,很多媽媽對如何用撲克牌教娃學數學十分感興趣~
開學前,小川的數學老師也讓準備一副撲克,最近經常帶到學校,用來學習加減法。
在家,我們有時也陪他一起打牌,打對花、抽烏龜等等。常常神奇地發現,這家伙在玩的時候,數感、計算能力比平時還要好,比要他做口算題省勁多了。
但要想一副撲克,輕松”玩中學數學“也不那么簡單的事。以前是拼自己的經驗帶著孩子玩,這些天仔細研究了一番,發現其中的門道真不少。
今天,先分享我收集整理的15個小游戲,幫助孩子在玩牌的過程中,認識數字培養數感、學會比較和排序,以及熟練掌握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這些都是小學數學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能力。
在跟娃玩撲克之前,還有幾點提醒大家注意:
1用撲克牌認識數字、培養數感
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用撲克牌教他們認識數字是特別好的方法。
撲克牌里不僅有1-9這9個阿拉伯數字,牌面上還有數量對應的圖案,小孩子可以先從數數開始,逐步建立圖案與數字的關系,培養最基本的數感。
1. 分類
適合年齡:2-3歲(2人)
游戲規則:
玩后感: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孩子的觀察力,初步建立對形象圖案、抽象數字的認識。數字是數學的基礎,利用撲克牌上的圖案和數字,在玩中培養孩子的數感。
2. 撲克接龍游戲
適合年齡:3-5歲 (2-3人)
游戲規則:
玩后感:這個游戲是我小時候玩過最多的撲克游戲之一,它可以培養孩子敏銳的觀察力,在一列紙牌中,一下子看到與自己的牌數字相同的牌,初步培養對抽象數字的感覺。
3. 抓鬼游戲
小朋友抽到了“鬼牌”依舊笑嘻嘻,看來內心很強大
適合年齡:4-6歲(2-4人)
游戲規則:
玩后感:在孩子尋找成對的牌時,可以加深對數字的認識和記憶,最后在跟爸媽互相抽牌的過程中,假如自己手里握有“鬼牌”,如何想辦法讓對方抽走,也是一種策略思維的鍛煉。
記得,小時候跟大人玩這個游戲的時候,經常會把“鬼牌”擺得高高的,誘使他們摸這張牌~
4. 翻翻樂
適合年齡:3-6歲(2-4人)
游戲規則:
玩后感:這個游戲與手機或平板上的“找對子”游戲類似。只不過用紙牌玩不但不傷眼睛,還可以觸摸,玩起來更過癮。
玩的時候,這個游戲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記憶力,還能加深娃對數字的認識和敏感度。
2用撲克牌學會比較、排序
比較是邏輯思維的基本過程之一,是孩子認知能力發展中需要掌握的重要一步。
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24點紙牌游戲怎么玩,他們的比較能力主要體現在對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辨別和認識上。
利用撲克牌,將需要比較的兩個事物放在一起,讓孩子直觀比一比,加深對“比較”的理解。
1. 數字排隊
適合年齡:3-5歲(2人)
游戲規則:
玩后感:這個游戲可以幫助孩子了解學習數字順序的概念,為后面數學學習”序數“打好基礎。對于年齡較低的孩子,剛開始可以先從1-5或者1-3開始。
2. “比誰大”游戲
適合年齡:4-5歲 (2人)
游戲規則:
玩后感:這款游戲也不必一定拘泥于比誰大,反過來也可以比誰小,孩子的逆向思維也得到一種訓練。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教會孩子認識數字,更能明白數字之間的大小概念。
3. 拍手游戲
適合年齡:5-8歲(2-3人)
游戲規則:
玩后感:這個游戲的規則也可以變成比誰小,充分鍛煉孩子對數字大小的敏感程度。
另外,它也能鍛煉孩子的反應力和專注力,反應快的孩子經常把手拍得通紅~
4. 排7接龍
孩子手小,玩牌也可以鍛煉手指的靈活度~
適合年齡:4-8歲(2-4人)
游戲規則:
玩后感:這個游戲與上面的“數字排隊”相比,挑戰性更大。
孩子不僅要先懂得數字順序的概念,還需要設計一些出牌策略,比如如何讓自己手中的牌最先出完,或者盡可能把手中離7特別遠的牌給別人。
3用撲克牌做四則運算
1. 賣貨郎游戲
適合年齡:5-8歲(2-4人)
游戲規則:
玩后感:大部分孩子都很喜歡玩過家家這類的角色扮演游戲,其中買賣東西是他們最鐘情的游戲之一。
撲克牌充當“流通貨幣”,大孩子可以借機練習加減法,小孩子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認識數字、了解金錢與商品的關系。
2. 誰先到6點
適合年齡:4-5歲
游戲規則:
玩后感:這個游戲看上去簡單,其實是對小朋友思維能力的挑戰。一方面自己要達到624點紙牌游戲怎么玩,另一方面又要讓對方出的牌肯定超過6。
這就不僅僅需要小朋友學會6以內的加法,還需要對已經出的牌和雙方手里的牌都有清楚的認識,以及對牌局發展有策略性的判斷,越玩越有趣。
等孩子慢慢熟練了,可以增加難度,比比誰先到7點、8點...到10點。
3. 湊10/湊20
適合年齡:5-7歲(2-4人)
游戲規則:
玩后感:如果孩子年齡小,一開始可以先讓他數紙牌當中的紅心、方塊數,算對了牌就歸他,算錯了就歸對方。
熟能生巧后,孩子不用數紅心也可以報出兩數相加的答案啦~
4. 10點半
10點比8點更接近10.5點,所以爸爸獲勝。
適合年齡:5-8歲(2-4人)
游戲規則:
玩后感:這是個很流行的游戲,有點類似大人們常玩的21點。
這個游戲一方面可以鞏固小朋友10以內的計算,另一方面也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策略,比如當點數達到10的時候,再要牌的風險就很大,這時候需要孩子自己分析情況、做出決定。
5. 小貓釣魚
適合年齡:5-8歲(2-3人)
游戲規則:
玩后感:這個游戲對孩子的加法、甚至連加的訓練,都很有好處。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可以循序漸進地練習,一開始只拿5以內的數字出來玩,接著是10以內的。
6. 連加法搶答
小家伙贏了爸爸媽媽后超開心~
適玩年齡:5-8歲(3-4人)
游戲規則:
玩后感:這個游戲也可以根據孩子的運算能力適時調整,比如用5以下的牌,或者10以下的牌,當然如果孩子計算能力比較強,也可以用增加牌數,比如用4張牌、6張牌。
這個游戲可以逐步地提升孩子的數學運算能力,而且由于是多個數字相加,還可以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計算策略,比如遇到8/6/2這樣3個數字,有策略的孩子可以用8+2+6很快得到答案。
7. 24點游戲
適玩年齡:7-12歲(一般是2個人或者4個人一起玩)
游戲規則:
玩后感:這個游戲對小朋友心算能力的要求比較高,4張牌有很多計算的可能性,有時候還可能無解,小朋友需要進行多次、多種運算才能得到答案。
因為這個游戲需要復雜計算,而且還是搶答的形式,大人顯然比孩子更快更有優勢。沒關系,我家采用的方法是給孩子延長時間,比如玩24點時,大人算出答案以后,給孩子延時2分鐘,只要他們能在他們的延時中算出答案,就算他們贏。
在玩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提一些小問題,比如什么的牌一定湊不成24點,什么樣的牌比較容易湊成24點、哪些相連的牌能算出24點等。
對于高年級的孩子,還可以加入“分數”的玩法,比如我之前曾跟一個5年級的孩子玩24點,當時桌面上的牌是6、1、3、4,我們想了很久都沒辦法湊成24點。
就在我都已經放棄的時候,他突然大喊“我有辦法了”,然后寫下了一串公式6÷(1-3/4),不得不承認,我當時眼前一亮,由衷地佩服這個孩子的思維能力。
這也正是撲克牌的魅力,它用一種游戲的方式飛速調動孩子的思維,同時還能培養他們其他的能力,比如不輕易放棄、專注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川媽說說
今年,朋友家的孩子上岸北京最牛”早早培“班(從幼兒園大班的孩子里選拔超常孩子,施以超常規教育)。全北京7000多個孩子報名,最后只招了60個。選撥的標準很多,超常的邏輯思維、數學能力是最重要的一條。
和他聊天,談到自己的牛娃,他講到孩子對數學的極大興趣,也談到寓教于樂,但同時也反復強調系統訓練的必要性。他不算雞娃,但也給孩子買奧數的書自學,也給他報過思維訓練班。所以,寫完今天的文章,一定要多跟大家說幾句。”玩中學“固然很好,但它肯定不是孩子學習數學的全部,系統全面的專門訓練也是必須的。
對于家長,可能的難題是,如何不報班,在家如何給孩子進行思維訓練。最近,我發現了一套特別好的思維訓練書,原來是上海百花思維訓練班內部使用的教材(據說在上海,70%幼升小考上牛校的孩子都上過),第一次公開對外銷售。特別火,好不容易拿到了不多的庫存,這個星期趕快推薦給大家(詳細書的情況,記得看明天的推文~)。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